很多印刷企業在使用膠輥包膠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,那么膠輥包膠在膠印工藝技術中關鍵是水路與墨路平衡的控制,而水墨平衡靠的是膠輥、墨輥這一關鍵部件,其品質好壞可直接作用于產品質量。凹印、凸印、柔印更是如此。一般的印刷企業為什么要每周都要保養一次設備呢?是為了更好的印刷出好的產品,但是保養過后膠輥包膠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小問題。
油墨在膠體表面傳遞過程中早期干燥,干結的墨膜由于其延展性下降,在滾壓的過程中,會使得膠體表面隨著墨膜的龜裂而破壞,從而造成膠體掉塊發生。油墨發生早期干燥的原因主要是油墨中添加了干燥劑,印刷了油墨干性較快的油墨,沒有按要求清洗墨輥,使得油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在膠輥包膠上發生了干結現象。
印刷過程中,偶爾也會遇到印刷出現條痕或色彩淺淡的現象,這種被稱為不下墨和墨脫膠輥包膠的故障,是因為包裝印刷油墨的顏料、填料發脹導致油墨整體膠化所致。從理論的角度去解釋:油墨的屈服值太高,油墨太短而成了乳酪狀。從實用的角度講:油墨中的顏料、填料太多,才使油墨膠化或在貯存過程中水進入了油墨體系而導致部分絮凝。那么對于遇到的這種現象我們該怎樣解決呢?
人們針對膠輥包膠發脹或膠化要及時采取不斷攪拌墨斗中的油墨,或者在墨斗中安裝一個攪拌器,也有在油墨上放一個鐵棍,將油墨推向墨斗輥,以保持包裝印刷油墨的流動性。操作工大都喜歡采用中、高粘度的調墨油或稀釋劑調節油墨。而一些廠家則是把該油墨倒掉,更換流動性好的而又抗水強的油墨再去印刷。